為改善社會對精神分裂症的偏見、誤解,避免患者就醫意願偏低,
衛福部去年已核准將其改名為「思覺失調症」,
但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調查卻發現,
迄今逾半數國人卻沒聽過「思覺失調症」這名詞。
醫師指出,除早期發現治療外,目前透過「情緒 CPR」(Emotional CPR),
是當前治療的趨勢,讓患者不僅可增加醫囑關係,更可保有較高的生活品質。
新北市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候德斌指出,台灣從 2014年5月2日起,正式捨棄污名化的「精神分裂症」,改稱更為貼切的「思覺失調症」(Schizophrenia)。期盼透過更名運動,讓更多人正確認識思覺失調症,鼓勵患者勇敢面對疾病、就醫治療,並促使康復者有信心和尊嚴地回歸社會。
偏見與誤解 就醫率偏低
臨床上,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,導因於腦內不同區域的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思想上或感知上的錯亂,進而導致語言或行為上的異常。常見發病年齡為青少年晚期到成人早期(18歲至25歲),男女罹患的機率相當。
在台灣,平均每1000人約有6個人患有思覺失調症。粗步估算,全台約有23萬名患者,但僅約17萬人有就醫記錄,等於每3名患者,就有 1人未就醫;尤其是精神分裂症,導致患者常遭歧視和誤解,即使接受治療,也有6成病友,治療1年後即中斷服藥,不僅提高復發風險,更影響學習或工作,及生活品質。
候德斌醫師強調,當人們腦功能出現思考、感覺或認知發生困難時,其實是大腦所發出的一種警訊。由於思覺功能出現問題,患者的思維、情感、感覺會與現實脫離,若置之不理,將持續惡化,甚至發展成為嚴重的精神疾病。
思覺障礙 常見5大現象
1.情緒表現異常:例如情緒不穩定、易怒激動、長期抑鬱,或變得冷漠,也可能會有暴力或結束生命的念頭。
2.認知明顯偏差:包括精神不集中、思想混亂、多疑、妄想。
3.感官功能失調:對噪音或光線特別敏感、短暫的幻覺、錯覺等。
4.行為習慣失調:日夜顛倒、飲食習慣失常、變得不愛乾淨、不再積極做事、缺乏動力。
5.社交能力下降:例如變得話少、無法和他人溝通、覺得被孤立、缺乏朋友、退卻。
《透過「情緒 CPR」(Emotional CPR),是當前治療的趨勢。》
1.C:指關連(Connection),精神康復者要與親友及醫師產生緊密的人際關係,親友方面,彼此深刻瞭解有助於親友生活上能提供的協助,醫師部份更是需要透過誠懇的傾聽與對話,建立信任感
2.P:是「充權」(emPowerment),賦予更多瞭解自己的情緒、感覺的能力,產生希望並想要再次融入生活。
3.R:指「活化」(Revitalization),讓精神康復者恢復原本的角色與人際關係,進而再次擁有豐富的人生。
【健康講座】主題:淺談思覺失調症
時間:2015年2月28日(六) 上午10:00-11:00
地點:亞東醫院新院區1樓 思源一廳
洽詢:8966-7000分機2436精神科社工室
華人健康網記者張世傑/台北報導
原文連結:撇汙名?思覺失調症逾5成沒聽過
資料來源: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
【相關閱讀】
【轉貼衡山活動訊息】和植物做朋友:精障者園藝治療課程
【失控的十七歲】--拍得很用心的紀錄短片~值得一看!
【轉貼】「衡山之家」精神障礙青年照護中心-愛心地認捐~邀您來牽成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