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.2.16 「衡山大道救世協會」高雄建昌會館 總指導老師-劉坤炳
你能理解真實的自我嗎?
→ 腦覺魂就像是自己請的經理,主魂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.因此覺魂不能過度運用,而是要讓覺魂聽從主魂.這樣人生的判斷會更有智慧,運勢也會更好. 現代人物質欲望強烈,造成頭腦一刻不得閒,久了你想叫它停止它也會靜不下來,不聽使喚了.
→ 覺魂如能控制運作得當,對修行進步有很大的幫助. 舉先知和凡夫的修行過程,先知之所以可以快速進步,而且比較不會遇到無法突破的困難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差別就是"覺魂的運用狀態".
→有時作夢才是真實的,現實生活反而就像在夢境一樣.
人都有夢想,但歷經現實,變成有夢不敢想.所以來到這裡修行,會要每個人都要在心裡設定好「終極目標」,也就是「三身成就,靈光能返源歸宗」.
有些人的夢想其實是妄想,譬如只想自己躲起來唸佛,將來得以往生極樂世界,卻不顧現實生活的家人感受.
修行的意義除了提昇自我的靈性,也要讓自己的現實生活人際圓滿.
心靈坑洞
(累世的負面習性或今世成長過程中不好的經歷所造成的內心陰影,也是通常我們會逃避不敢面對的現實)
→ 有人會害怕演講,如果會有緊張的情形,只要抱著是要幫助別人的心,就比較不會害怕怯場了.
→「情緒記憶」比「事件記憶」更深刻,如:被罵的氣憤.
→ 男女朋友或是夫妻的相處,都是在補對方的坑洞(心性的缺點)
→如果你發現另一半或朋友的坑洞,最好的方式就是安慰對方,緩和對方情緒,同情對方,藉此補對方的坑洞.
行為產生模式
起動 → 思惟 → 念頭 → 觀念 → 思想 → 行為
↓ ↓
當你看到負面,可以也看到正面. 負面行為都是因
這表示思惟已到智慧的境界. 內心的坑洞所造成
不要浪費時間.把握時間是有知慧的.
→ 要超生了死,就要突破「業力法則」(即往下掉的自然法則),衡山大道的修行就是要突破這自然法則.
→ 有"情緒包袱"的人,往往都是人際關係不好的人.
→ 經驗是智慧的老師.
→ 靈性的成長源於自我的付出和靈魂的成就.
如何建立修道心?
→自己認知,或前輩就所知的告訴你,再由自己去體會認知
→修道心是要活潑思考(主魂模式),勿用現實頭腦(覺魂)思考.
→很多事物越是用力想擺脫,就會吸得越緊
→所有人際關係都是要讓你成長的.
→生活中無論遇到任何人事物,都要知道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終極成就而做,而遭遇.
→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師,因為只有你最了解自己.
→主魂運作的模式是原創的,能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.
※以上筆記有些是依個人理解做的解釋補充,謹以詳實摘要,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或問題,歡迎留言交流指正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