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敏感體質座談會】2011/06/27 主講人:衡山靈學機構 黃昭仁教練
心靈的敏感體質V.S.身體的過敏體質
在認識心靈層面所謂的敏感體質前,我們先透過和身體的過敏現象比較,可以讓大家更容易理解什麼是敏感體質。
什麼是「過敏」?人為什麼會過敏?簡單來說,就是因為在環境中孕育出來的過敏原,依個人的生理狀態,再加上環境的影響,而造成過敏現象。一般身體會對某些特定的過敏原產生過敏的情形,都是自身的免疫力不佳,再受到周圍環境中的過敏原刺激有所反應,出現如局部搔癢、起紅疹等症狀。身體一旦有過敏的情形就會留下記憶,日後如再遇到同樣的過敏原,很容易會再產生同樣的過敏現象。
心靈層面的敏感和身體的過敏就其對應和處理方法來說,兩者是不同的。雖然兩者都是由無形或有形的過敏原造成,不同的是,身體過敏因為所產生的身體不適,是很難不去注意到的,也必需接受治療來改善。但一般人對心靈的敏感反應比較不易察覺,就算是發現到這些反應,其實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忽略它,久而久之也就不容易再產生敏感反應了。
敏感體質的形成與特性
1.先天竅門感應能力+後天環境刺激
一般人可能在形成敏感體質更早之前,就有過某些特定的敏感的現象,如耳鳴、頭痛。這是一種感應(感受的反應)現象,也就是一種感受性、反射式的動作。它主要是透過環境刺激所給予的狀態。所謂「感應」,就比如說我們到某一個地方,會頭暈不舒服,或是覺得地理磁場很差,也是身體對環境產生的一種回饋性的反應。而剛剛提到造成身體過敏的「過敏原」,也是針對環境的回饋給自己的免疫系統的影響。當我們開始察覺到身體有這些敏感反應時,也代表我們靈性的免疫系統是有問題的。所以敏感不絕對都是先天的因素,它其實還有環境這個後天的因素影響。
2.後天覺魂腦意識強化
面對身體的敏感反應,每個人的回應方式也有所不同。有的人認為有這些反應代表他很特殊,認為這種狀態會影響到他。這些人常覺得自己很與眾不同,可以做不一樣的事情;另外一類的人會害怕自己的這個狀態;但也有些人則會隨遇而安,想說就順其自然,反正他可能對自己這種感覺沒感覺。
會造成敏感體質,就是因為我們太在意這種感覺。譬如說你為什麼會知道自己過敏?你有去看過醫生,經診斷是過敏嗎?或許都沒有耶。或許可能是你一直認為我這是常態性的狀態,所以我把它解釋成為過敏。
感應也是一樣的道理,就像剛剛所說,其實是你已經先入為主把它視為是你的一部份。用身體模式打個比方來解釋,比如說因為早晚溫差大,你會打噴嚏,有可能你不是當下第一次你就注意到,而是數次之後才發現你有這種現象,但是當你專注在這種現象的時候,你發現每次溫差大的時候,你就會這個樣子,經過察覺一段時間後,你就已經把它當成你生活中的一部份。反正遇到同樣的情形,你就是會這個樣子。因為已經習慣成自然,那自然就會在你的潛意識裡記錄下來,因為你已經接受它了。它本來不屬於你的,你把它接受進來了,然後透過你自己的訓練,不斷引導和暗示,它就變成你的一部份。
「感應」也是一樣的模式,也是自己在潛意識裡留下的狀況反應指令。我們人都生而平等,撇開家庭的因素來講,每個人都是像一片白紙、歸零的狀態。不分男女,大家下來都是需要父母的呵護,需要養分的供應,才能長大。其實這些條件大家應該都一樣,就算再怎麼富有,所需的也是一樣,總不可能說比較有錢的小孩餵奶就要加金箔或鑽石,這是不可能的。所以唯一可能影響到我們的就是「後天」的因素,因為環境過敏原。過敏原我們把它解釋成「環境感應來源」,它有很多歷程,如環境歷程、長大歷程,所造就出來的種種敏感反應,這些就是「感應現象」。
很多人常常會問,「我又沒有感應。」,因為他不知道,他已經接受那種東西了,已經跟它本身(本體)的狀態是合為一體,那他只有一個感應嗎?他透過學習的歷程來講,他有無數種感應,譬如看到電影很哀傷的時候,會覺得難過,情緒的起伏會比常態性來得大,那也是一種敏感,和過敏一樣是一種現象。
歸納上面所說的敏感體質所造成的原因和原理來說,其實每個人都有敏感體質,而不只是本身認為自己是敏感體質的人才有。因為感應就是反應,也可以解釋為“我的需求得以回饋”。以一對夫妻舉例來說,只要一方做個表情擠眉弄眼一下,說一句「你懂得嘛!」,對方也知道對方指的是什麼。再舉另一個例子,小孩問媽媽這次要考多少分才算及格?媽媽回說:「你知道的。」小孩又問:「那我考零分會怎麼樣?」媽媽回:「你試試看啊…」這些都是運用心意通的例子,我們的後天環境一直在訓練我們這一方面的能力,導致感應力會一直加強而被強化。
敏感體質的負面習性
1.人際互動欠缺溝通能力
我們人有腦袋、眼睛、耳朵、嘴巴,都是在幫你做溝通引導回饋,但是現代人卻少了很多溝通,不善用嘴巴,老是省略一些該講的話。於是我們都很會互相「自我訓練」出這種感應的能力,但往往成長到負面去了。這種感應能力就像是每個人自己的解碼器一樣,會去解讀別人的意思。一般人往往欠缺溝通的能力,也就是不把該說的講出來,這種情形就變成只是單向的輸出,你沒考慮到對方有沒有聽得懂或了解你所要表達的東西,因為每個人對於這些單向輸出的訊息的判斷和解讀會有落差,這樣會造成一種溝通的距離。這樣的表達模式長期下來,會讓自己覺得“我講的別人都聽不懂”,原因出在你一直都只有單向輸出,沒有考慮到別人有沒有聽懂你所要表達的東西。
2.對事物的理解和認知有複雜化的傾向
另一種敏感體質的習慣,就是很容易把事情複雜化,很多事總會往深層去想,其實是沒有這個必要。比如說四大步驟明明很簡單,但很多人過於要求姿勢正確,變成重意識,結果反而得不到好的結果。人與人的溝通其實越簡單明瞭越好,不要拐彎抹角,率真的表達就是一種很好的溝通方式。
3.對人有先入為主的成見
對人有明顯的喜惡感,喜歡貼標籤而有「先入為主」的想法,這樣對人是不公平的。
4.因無法被了解而漸漸和人群產生距離
有些人因為長期有感應現象,又不能被別人了解,心理又急又慌亂,漸漸跟人群產生距離感。過去有些敏感體質個案,他們來大道的主要動機,是希望我們可以了解他,和相信他所經歷過的。這些人因為之前已跑遍醫院和大小宮廟,都被視為瘋子或無藥可醫。結果來到衡山大道,經過一番懇談,終於流下熱淚,感動地說:「終於有人了解我、知道我的狀況了。」像這類的案例,因為他們的狀況往往很急迫慌亂,且本身處於很害怕的情緒,所以教練往往要投入比較多的心力來協助,要多跟他溝通,讓他漸漸對人生產生動力,再慢慢調整恢復到正常的狀態。
5.放不下對感應現象的「意」和「懼」
有敏感體質的人常會有莫名的恐懼,那就像寄生蟲一樣,不斷在腐蝕人心,同時它也在訓練你有多少抵抗力。之所以會有意識到敏感的狀態,就是你對過敏原產生了反應,於是此靈性的過敏原也會漸漸強大,並持續加強對你的影響。反之如果你對這個感應的源頭不予理會,就像隻吸血蟲,它吸不到養份就會消失了。每個人的心靈坑洞,都是來自於靈性的過敏原,抵抗力情況較差的甚至於自己的坑洞已變成無法填補的無底洞。
結論
所有人都有敏感體質,差別只在於你怎麼去看待這些感應現象。如果你一直專注在這些感應,就等於在培養這些過敏原,讓感應現象日益強大,同時也讓身體和心靈漸漸產生負面的回饋。相反地,你也可以選擇不去理會它,用自然正常的心態看待它,漸漸地就會減少這些過敏原對自己產生影響。
有敏感體質困擾的人可以從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著手,同時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,儘量保持柔軟和緩的方式,不妄自猜測別人的想法,也不要丟出模稜兩可的回應給別人猜。生活中,用簡單的想法來看待一切,並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坑洞和黑暗面,這樣更能徹底斷絕對過敏原的感應,當遇到同樣的情結,心靈因為已具有免疫力,就比較不會受到它的影響,如此也就可過著更自在而沒有羈絆的人生。
※敏感體質問與答
■ 如果竅門關不起來怎麼辦?
答: 這就是對“竅門關不起來”這個意念無法放下,是對自己身體和生命的懷疑,和無謂的恐懼。其實選擇權是在自己手上,要不要改變,都是靠自己去主宰,只要自己決定好不要一直這麼想,放下對這過敏原的恐懼,去接受它,這種情形的困擾就會越來越少,久而久之竅門就不會關不起來。想改善這種情形,只要放下「意」和「懼」,就可以了。
■ 敏感原的類型和心角有沒有關係?
答:這些敏感的感應來源是超乎心性十七角以外的,它是來自於環境的影響。心性的十七角是腦袋附屬的東西,也就是一種意識魄力,它不屬於靈魂的東西,靈魂是沒有喜怒哀樂這些情緒反應,只有覺魂才會創造這些模式,有好惡、善惡、喜怒,也就是一種分別心,久了也會造成感應現象。
心角的狀態主要是可以讓你去追溯到這些源頭。人的個性來自於父母的教育和人生經歷,內心的坑洞也是由這些造成,心角就像是連向這些源頭的線路。
有些人把自己內心的黑暗面視為隱私,不想讓別人知道,也不想去面對它。結果反而常發生一些自己不希望發生的事。一旦你去面對它,接受它是你的一部份,就可以化解這種情形。人生本來就沒有所謂完美或不完美,那只是一種意識的觀念,只是一種個人尊榮的愉悅感而已。
黑暗面就像是石頭,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揹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在身上,有些人丟了一些小的,又再撿了更大的石頭來揹,就像個拾荒老人一樣。黑暗面是自己看不到的地方,就像是人身體的背面,只有別人才看得到。所以如果有別人指出你的黑暗面,他就是你的貴人,你要有勇氣去虛心接受它,並面對它,讓這些黑暗面攤開在陽光下,變成光明而不再障礙自己。
★想更了解自己? 活出幸福人生!! 歡迎來基金會感受"靈性的成長"
衡山靈學機構-衡山基金會 www.soul.org.tw